AI人工智能:如要入“局” 专利先行

围棋人机大战,机器获胜,意味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快速发展,或能引领未来新一轮产业创新与变革。

Alpha Go只是人工智能的冰山一角,全球各互联网巨头纷纷在人工智能领域加强技术创新和专利布局,已经在前瞻性科技上的商业化落地与场景应用中越走越深,或将引领国际国内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方向。要在这前瞻性科技领域布局卡位,有必要对全球人工智能的专利文献加以统计和分析,把握人工智能的全球专利概况和主要参与者,以便对现有专利技术上从广度和深度上加以利用。

人工智能崛起的背后:

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已被科技巨头们应用到各类相关领域中:聊天[机器人]、翻译、图片识别、人工智能机器、无人驾驶汽车,甚至是医学领域的手术机器人……

而从全球的人工智能技术专利申请人来看,前瞻技术方面提交专利申请较多的也是一些国际巨头;国内的一些巨头等;其次是一些人工智能的商业应用领域如手机厂商、[智能机器人]等。

中美日三国领跑人工智能市场

从近二十年的发展情况来看,专利申请量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2008年后专利申请量有较大幅度提升突破1千项,到2014和2015年,专利申请量均超过3千项,这也反映了人工智能领域正处于高速发展期。

从人工智能专利申请受理国来看,美国以9786项位居全球第一,占全球专利申请总量的28%,且专利申请大多跟算法有关。这是由于美国早期的商业建设比较完善,让很多大型公司建立起各自领域的绝对壁垒,更加注重人工智能技术本身的发展,因此美国的科技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方面,更多的是围绕大数据挖掘、算法研发方面。

其次是中国,专利申请量达到6900多项,占全球专利申请总量的20%,其专利申请着重于商业场景的应用。这是由于国内早期的基础设施相对比较落后,因此科技公司采用应用市场技术来进行弥补。

日本以5千多项位居第三,其次是韩国、欧洲、加拿大、德国、英国等国家地区。由于专利申请的时间和地域选择与产业化发展方向密切相关,可见中美已成为人工智能技术的主战场。

宽度为主,深度为辅,深度学习技术未来可期

数据显示,2万多项人工智能专利,其技术主要集中在语音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大数据处理等方面。其中语音识别发展较快,已经有1万多项专利,其技术分支较多如语音搜索、语音识别、语音与图像结合等,已在政府、制造、金融、零售、教育等领域得到应用,商业应用面较广。

对于人工智能中的重要分支深度学习(Alpha Go为代表),整合了搜索算法、神经网络和自我进化,是人工智能领域的黑科技,其专利申请量也不少。智慧芽专利数据库检索显示,目前有关深度学习的专利申请共有1809项,主要申请区域为美国、中国、欧洲、日本。

黔西南 触摸未来
我们正身处一个只要愿意思考,就能改变世界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