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2019世界[机器人]大会新闻发布会在京召开。并且官宣此次大会将于2019年8月20日至8月25日在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今年的大会主题为“智能新生态,开放新时代”。同期,世界机器人博览会、世界机器人大赛亦将拉开帷幕。
值得一提的是,机器人行业在二级市场上也有所动作。
重磅会议即将来袭,二级资本市场支持态度明显,机器人行业会迎来又一波风口吗?
机器人行业大起底:未来几年仍然是蓬勃发展的朝阳产业
从概念上讲,[工业机器人]通常是指面向制造业的多关节机械手臂,或其他拥有多自由度的机械装置,主要用于代替人工从事柔性生产环节。从具有社会属性的智能系统开始。
随着智能系统的感知能力和行动能力日益增强,人与智能系统的关系日益密切,不得不说,智能系统已经成为人类生活的一部分,或者说,已经实现了人智共融。而工业机器人,它融汇了机械制造、电子电气、 材料科学、计算机编程等学科的尖端技术,是智能制造领域最具代表性的产品。
工业机器人产业链主要包括下游系统集成、中游本体制造和上游核心零部件(主要是减速器、伺服系统、控制系统)。从市场规模来看,下游系统集成和中游本体的市场规模相对较大,而上游零部件只有百亿级别;从国产化替代进程来看,下游和中游的国产替代水平相对较高。
据招商银行测算,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已超千亿。中游本体制造环节在整个产业成本链附加值占比约30%,预计2020年本体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91亿元,2017-2020年的年均复合增速为13.7%。
下游系统集成环节在成本链中附加值占比虽然只有10%,但由于涉及到[应用])领域众多,其市场规模较大。预计2020年系统集成市场规模为978亿元,2017-2020年的年均复合增速约为9.5%,工业终端客户占比中汽车和3C行业占比超过一半。系统集成领域以国内本土系统集成商为主(占比90%以上)。
国内制造业智能化改造需求旺盛,中国已连续6年成为工业机器人的最大消费市场,并仍处于快速成长阶段,2017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约为13.8万台,同比2016年增长了58.5%。与韩国、日本等国家相比,我国制造业的工业机器人密度仍较低,预计未来5-8年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的平均增速将超过20%。
虽然目前我国乃至全球超过50%的工业机器人市场被“四大家族”所占有,但是国内品牌近年来奋起直追,未来进口替代空间广阔。2017 年本体和系统集成的市场规模分别为 266、745 亿元,预计 2020 年二者的市场规模有望分别达到 391 和 978 亿元,2017-2020 年年均复合增速分别为13.7%和 9.5%。
这一组组数据,似乎预示着,机器人在未来几年仍然是蓬勃发展的朝阳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