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编程从智能编程机器人入手

提到编程,就不得不提及STEAM教育理念,这一理念在美国得到越来越多家长的认同。STEAM教育即科学(S),技术(T),工程(E),艺术(A),数学(M)方面的综合融合教育,着力培养以“解决问题、逻辑思考、批判性思考和创造力”为核心的科技素养。与传统教学相比,STEAM强调的是“不止是知识,而且是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孩子能够以完的方式,接触到需要动手操作的科技知识,将人文、科学、数学、物理等多学科整合,提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这已经是一个编程的时代。,随着STEAM教育理念逐渐被接受,青少年编程已经进入家庭和学校教育。美国前总统奥巴马也认为“所有人都应该尽早地学习如何编程,编程应当与ABC字母表和颜色同时得到教学”。奥巴马称“编程关乎美国的未来”,并曾公开宣布将投资40亿美元于少儿编程教育。

编程教育是一个长远的趋势,目前来看,科技和教育相结合的机器人玩具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更容易让青少年了解并接受。

由于编程技能的实用性,加上STEAM教育理念的兴起,针对青少年的编程教育趋势在国内越来越明显。2017年7月8日,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规划》指出,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将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生活、改变世界。规划的制定就是为了抢抓人工智能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构筑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先发优势,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规划》要求,实施全民智能教育项目,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寓教于乐的编程教学软件、游戏的开发和推广。支持开展人工智能竞赛,鼓励进行形式多样的人工智能科普创作。

最好的方式是寓教于乐,将编程的理念和青少年玩具相结合。市面上的青少年编程机器人,本质都是青少年玩具。这些编程玩具机器人拥有萌萌的外表,不论是对男孩和女孩都有吸引力,同时容易上手,相对有趣,也容易被孩子接受。

更为重要的是,相比传统培养孩子思维能力的乐高而言,编程机器人拥有更好的扩展能力。有研究报告称,孩子对一款玩具的兴趣周期是几个小时到几天,如果不能更新,保证孩子的持续兴趣,教育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而编程机器人则解决了这一问题,孩子可以自己设计编程机器人的动作和功能,加上不断更新的课程和场景配件模块,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孩子兴趣转移。

那么,编程机器人是如何进行编程教育的呢?其实,在具体操作机器人的过程中,青少年需要想象机器人的行为动作,并通过编辑相应的指令来实现。“设计动作-发出一连串动作指令-机器人接收并完成指令”的过程,事实上就是编程思维的体现。在不同的程序控制下,它可以唱歌,跳舞,与孩子对话,甚者进行游戏攻关。

教育观念的改变非一朝一夕可以解决。当85后和90后的家长成为主流时,就会迎来编程教育的春天。这种情况跟中国的电影市场类似,近几年电影票房的增长跟用户群体的改变息息相关:越来越多的年轻用户通过团购等互联网渠道进入影院,电影票房的总量就一年年大幅攀升。

人工智能时代正在到来,很多依靠劳动和经验积累的工作将会被机器取代,为了应对机器人竞争,未来对人的素质和综合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编程不是高智商的游戏,它是信息时代每个人必备的通行证。

黔西南 触摸未来
我们正身处一个只要愿意思考,就能改变世界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