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成全球热点,各国政策却有所不同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世界各国提升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途径。当前,人工智能正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兴起,它作为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对推进经济发展、维护国家安全、改善人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许多国家都在加紧部署,陆续出台了人工智能相关政策和规划,力图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掌握更多的主动权。

如今,人工智能已经成为国际竞争的新领域,为抓住这一难得的发展机遇,美国、中国、日本以及欧盟等国家和地区都在加紧部署,通过出台支持人工智能领域的政策、制定行动计划等方式助推人工智能的发展。

1、美国

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深耕多年,这使得美国长期处于人工智能研究的前沿。美国在互联网、芯片、金融、军事等领域都进行了重点布局。

数据显示,截至到2018年6月,全球共监测到人工智能企业总数达4928家,其中美国人工智能企业数2028家,列位全球第一。在整体数量上,美国的人工智能企业领先世界其他国家,而且这其中的科技巨头不在少数,因此聚集了大量的人才和资金,取得了大量的核心技术和应用突破,形成了一条自主可控的完成产业链。

为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战略的科学制定,美国从政府层面、法律层面、技术层面及投资层面形成了全方位的组织推进模式。引导谷歌、亚马逊等科技巨头将资金投入到人工智能研发和产业化之中,建立谷歌AI实验室(google x和DeepMind)、Facebook AI实验室(FAIR和AML)、斯坦福大学AI实验室(SAIL)、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实验室(MIT CSAIL)等专业研发机构,并积极向研究者开放国家实验室和数据资源,营造自由探索的良好环境。美国在明确人工智能研发优先领域的同时,也注重投资一些产业界不愿投入的领域,鼓励研究者积极探索空白领域,扩大人工智能战略的覆盖面。

2、中国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世界各国紧锣密鼓地制定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时候,中国也正抓住这个新兴产业的发展契机,在近三年陆续出台了人工智能相关的发展政策,并将人工智能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

中国人工智能政策主要是从政府政策、技术研发、产业应用等方面做出部署,侧重于技术发展对行业带来的经济影响。此外,国家在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政策上持续发力,建设人工智能学院的高校数量急剧增加。近年来,各高校培养了一批人工智能相关人才,人才团队也逐渐壮大。

虽然,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人工智能研究起步较晚,但是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以及科技、制造等业界巨头的布局深入,人工智能产业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目前,中国在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和计算机视觉三个领域进展显著,具有领先优势。

3、欧盟

欧盟地区的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相对薄弱,为打造优势领域,近年来欧盟也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发展战略,并计划投入资金组建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升级人工智能科研基础设施,加强基础研究和产业技术创新,开发针对医疗、交通等领域的应用,促进人工智能的数据获取和共享,支持跨部门和地区组织采用人工智能。此外,关注人工智能带来的安全、隐私、尊严等方面的风险也是欧盟人工智能战略和政策的侧重点。

4、日本

日本机器人产业占国家经济增长的比重远远超过其他国家,拥有着世界上数量最大的机器人用户、机器人设备及服务生产商。日本政府也非常重视人工智能的发展,不仅将人工智能、物联网和机器人视为第四次产业革命的核心,还在国家层面建立了相对完整的研发促进机制。日本希望通过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保持其在机器人、汽车等领域的技术优势,逐步改善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劳动力短缺、养老等社会问题,推进超智能社会5.0建设。

由于日本在人工智能技术研究方面起步较早,因此积累了一定的人工智能人才。日本将人才培养作为人工智能产业化发展规划的任务之一,这也是保证日本在人工智能领域保持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举措之一。

写在最后:

由于世界各国的整体人工智能技术水平、法律法规以及各自的资源都存在着很大不同,因此各国人工智能政策的关注重点都各有特色。美国的人工智能政策着眼于应对人工智能蓬勃发展的大趋势,产业布局也相对完善,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都有涉及。中国的人工智能政策在初期偏向于互联网领域,因此相关产业主要集中于应用层。日本侧重于建立相对完整的人工智能研发促进机制。欧盟相对关注人工智能所带来的伦理和道德问题。

当前,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人工智能日益成为引领世界未来的战略性技术,越来越多的国家制定了发展战略与规划,人工智能竞争日趋白热化,最终结果也将直接影响未来国际格局演变的进程。

黔西南 触摸未来
我们正身处一个只要愿意思考,就能改变世界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