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PK人类大脑 孰优孰劣?

作为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人工智能是今年当之无愧的主角。从人们起居生活到产品生产再到智能军队。在这一年我们看到了很多人工智能产品,[机器人]产业正在逐步兴起,今年新领军者年会也将机器人列入了重点讨论议题中。

对于机器人是否比人类聪明、未来是否可能替代人类,假如机器人产业完全替代人类生产,人还能做些什么?新领军者年会开幕第一天专家学者们就对这些问题做了深入探讨。

无所不能的机器人?

在新领军者村中有一排无所不能的机器人,在题为行动中的机器人展示区,看到了能够适应各种人类生活场景的机器人,包括协助老年人以及残障人士的机器人队友Ballbots、能够进行语言分析,满足人类情感交流需求的机器人伴侣以及各种生产机器人。

在论坛上,各国专家学者描绘了一幅更大的机器人应用场景。除了生活起居,从法庭判决、[医疗]诊断到上战场打仗,机器人都可以代替人类。机器人比人更像人类。

但是,这是否意味着机器人在未来将全方面替代人类呢?在论坛现场,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让现场的观众举手表决,在哪些场景愿意使用机器人,哪些场景愿意使用人类。最后结果显示在需要精确性的领域如医疗手术上,大部分的人愿意使用机器人,而在法律领域,人们则更倾向使用一位人类法官。对于上战场打仗,几乎全场观众都认为应该使用机器人替代人类。

归结原因是因为一般人认为机器人更为精确,而人类相对来说比较感性。这也印证在机器人的发展上,目前工业、制造业等领域已经广泛应用机器人代替人类在完成流水线组装工作。而在家居照料方面虽然有很多研究但一直未得到普及。

黔西南 触摸未来
我们正身处一个只要愿意思考,就能改变世界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