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在小区、公司还是在其他一些公共场所,我们都能看到保安的身影。保安24小时轮岗工作,十分辛苦。如果让不知疲倦的机器人来当保安,则可以很好地满足我们全天候的安保需求。更为重要的是,机器人保安工作起来铁面无私、一丝不苟且反应快捷。在美国的一些学校和公司,这样的机器人保安已经开始上岗了。
机器人保安应用广泛
开发机器人保安的是美国硅谷一家名为“巡逻骑士”的科技公司。他们开发的机器人保安出一款名为K10,身高1.5米,体重136千克。K10能把所拍摄到所有场景无线传输给集中式数据服务器,能够识别人脸、车牌等可疑异常现象。该公司还开发了K5机器人,它比K10小一些,主要用于建筑物内部的安保,而K10机器人主要用在建筑物门口和其他开阔场地。
机器人保安的研发者李先生是位华裔技术人员,他曾在得克萨斯州当过警察。他说:“我的初衷是为学校开发机器人保安。美国有13.8万所学校,不可能每所学校都要武装人员负责保护。我于是开始研发保安机器人,在降低劳动力成本的同时,可更有效地预测犯罪和预防犯罪。从现在使用的情况来看,机器人保安能在除学校之外更多的公共场所完成安保工作。”
机器人保安的“脚”不是人类的双脚模式,而是三轮模式,包括两个动力大轮和一个支撑小轮。这决定了它的移动能力、平衡能力和爬坡能力都较强,它能够以稍快于人类的步行速度前进,能够爬上不大于30度的斜坡。因此,它在地形复杂的广场和野外都能顺利前进,不但可以预测犯罪,还可以成为反恐行动小组的好帮手。
机器人保安十分智能
机器人保安不但“腿脚”便利,而且具有一颗“聪明”的大脑。它的“头部”安装有360度的高清晰摄像头,另外还有热成像传感器、超声波测距仪、激光雷达、空气质量传感器和麦克风等十分先进的智能仪器。研发者将机器人与预测分析软件相结合,通过众多的传感器收集重要的实时现场数据。机器人收集到的所有数据都会汇集在一个中央数据库,每个单体机器人又可以实时调用这些数据。
每个机器人保安将收集到的数据通过预测分析引擎处理,并和数据库中的资料进行比对,最终确定现场的情况分类和警报级别。比如,如果机器人保安发现现场有持刀者或者持枪者向校门靠近,它就会根据数据库中的资料判断靠近者是否没有袭击意图。如果它判断出袭击意图,就会立即向服务中心报警。在警方判断现场情况和出警之前,机器人保安还会打开所有的传感器,收集现场的实时信息,并及时无线传输给警方。
机器人和人类协同安保
当然,机器人保安的出现会导致人类保安职位需求减少,但这并不意味着现在所有的人类保安都将“丢掉饭碗”。机器人保安目前基本上还是台可四处自行移动的监视机器,它并不具备武力防范功能,只具有预警功能。这是因为研究人员为了防止机器人保安误伤守法公民,目前还未给它配备进攻或自卫武器。为了防止机器人保安成为“熊孩子”或违法犯罪分子的攻击目标,也为了防范违法犯罪分子直接绕过手无寸铁的机器人保安,需要人类保安和机器人保安协同完成安保工作。
机器人保安的出现也引发了隐私保护争议,因为它能将拍摄的场景不加选择地传输,这样很有可能侵犯到守法公民的隐私。研究人员表示,可以通过开发一些过滤软件来保护守法公民的隐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