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黔西南州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教育机器人工程挑战赛

教育机器人工程挑战赛简介

WER 工程创新赛自成为我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的正式赛项以来 , 在培养与提升我国广大青少年的科技素养、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协作精神等方面都发挥过积极作用 。现在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我国青少年机器人教育, 形成有利于广泛发展、持续提高, 且具有我国特色的青少年机器人赛项, 特构建教育机器人工程挑战赛。教育机器人工程挑战赛自此将是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主要项目之一, 要求各参赛队根据竞赛主题与内容自行设计和制作机器人, 现场编写机器人运行程序,调试和操作机器人,在规定场地内完成竞赛任务。参赛的机器人是程序控制的, 可以在赛前公布的竞赛场地上,按照本规则进行竞赛活动。

在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中设置教育机器人工程挑战赛的目的是检验青少年对机器人技术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 通过充满科学性、综合性、创新性、探索性、趣味性、竞技性、变化性、协同性的竞赛 , 激发我国青少年对机器人技术的兴趣与求索 , 爱科学、爱创新、爱实践、爱交流 , 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动脑动手结合的能力。

竞赛主题

机器人是当代高新科技的综合产物 , 机器人技术也应与时俱进。本届教育机器人工程挑战赛的主题为“人工智能。“

1956年,美国一些计算机研究人员聚集在达特茅斯学院, 讨论计算科学的一个新的分支 ,首次提出了“人工智能“一词。

1986年 , 德国联邦国防军大学研究人员在一辆面包车上安装了摄像头和智能传感器 , 并使车辆成功地在街道上行驶。

1997年, IBM研发的“深蓝“超级计算机在一场人机大战中战胜了国际象棋世界冠军 GarryKasparov 。

2006年, 人们在提出“深度学习“经神网络后, 又在以计算机视觉和语音识别为代表的智能感知研究中取得了关键性突破 , 直接推动人工智能迈向新 一轮发展高潮。

2016 年 , 谷歌 DeepMind 团队研发的 AlphaGo 以 4:1 击败了韩国围棋选手李世石。

2017年, AlphaGo 的升级版Master以3:0战胜了当时排名世界第一的中国围棋选手柯洁。 ……

人类总是在不断地研究自然界 , 从中汲取智慧 , 而自然界中最复杂的研究对象便是人类本身。人工智能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及生物学知识搭建的人 工智能系统 , 旨在实现对人类行为进行模仿或研究。人工智能是对人的意识、思维的信息处理过程的模拟。它的研究内容包括搜索方法、机器学习、知识获取、自动程序设计等。

近年来 , 人工智能蓬勃发展 , 在问题求解、博弈、演绎逻辑及机器自动证明理论和技术等方面突飞猛进 , 掀起了用机器来研究与模拟人类思维的阵阵热潮。也许在不久的将来 , 人类能创造出机器艺术家、音乐家、工程师和服务员。

作为人工智能良好的科研、实证、展示、应用平台 , 机器人能够充分体现人工智能的强大与多能 : 各式各样的语音对话机器人、形形色色的服务机器人、流水线上自主运行辛勤操作的工业机器人 , 以及当前热度爆棚的无人驾驶车辆 , 都是人工智能的结晶。人工智能涉及领域众 多 , 应用前景广阔。

2017 年 , 国务院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 , 由此标志发展人工智能正式上升为我国的国家战略。

当前 ,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把重视人工智能研究和应用作为重大发展战略 , 力图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因此 , 我们也必须以人工智能为抓手来发展科技、繁荣经济、提升国防实力。我们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 , 动员一切资源 , 抢占先机 ,协同发力 , 牢牢抓住人工智能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通过壮大智能产业、培育智能经济 , 为我国未来十几年乃至几十年的经济繁荣创造 一个新的增长期 , 带动国家竞争力整体跃升和跨越式发展。要实现上述战略目标 , 其中一条重要途径就是必须尽早培养人工智能方面的人才 , 在我国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和活动 , 为更多的青少年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后备人才创造条件。本届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教育机器人工程挑战赛就是为这一构想服务的。在教育机器人工程挑战赛中 , 参赛队员要像软件工程师、算法科学家、机器人工程师等一 样 ,制造机器人、编写代码 , 使机器人能够自主地帮助自已完成预期比赛任务。

黔西南 触摸未来
我们正身处一个只要愿意思考,就能改变世界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