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了解的机器人编程?

随着互联网、智能手机的高速发展和应用,越来越多人对支撑着这些体系背后的编程技术产生兴趣。现在少儿编程班不断涌现,难免给一些家长带来一些问题:我的孩子要不要学少儿编程?学编程会不会有反效果,例如迷上电脑游戏?还有一些家长担心,学习编程是否会对孩子正常的思维习惯造成不良的影响?

机器人,可以说是代表了高技术的发展前沿,没有一种平台会比机器人课程具有更为强大的综合性,引入机器人课程将给孩子增添新的活力,成为培养孩子综合能力,信息素养的优秀平台。

它的意义,不再是一门兴趣课,也决定着孩子在未来社会的主流竞争力。众多家长们让孩子学习,提升主流竞争力!而你还在犹豫吗?

正确看待编程

“从娃娃抓起,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这是很多家长们的心声,这种焦虑感在此不必多说。不少孩子面对各种课外补习和培训,对于家长和孩子来说,或多或少会造成精神和经济上的压力。近年兴起的少儿编程培训,自然也会进入众多家长的视野。

然而对于编程这种技能,它并不像钢琴、围棋之类,容易被家长认识和评价它的好处及坏处。这也导致了有些家长盲目跟风,或者有些家长把它划入“奥数”之行列。

在这里要说的是,前面的两种态度都不是太恰当的。

首先编程技术并不适合所有的少儿,而且就目前来说,并不是每个培训班都能很专业地通过少儿编程给孩子带来最好的引导。另一方面,编程是非常“实用”的东西,而奥数可能更适合“开发”的方向,因此,少儿编程和奥数,在某种重要的概念上,不是同样的东西,至少在适用人群的范围上,比奥数要广得多。

还有一个要说明的是,少儿编程并不是“起跑线”的问题。因为我看到有人提出现代人不懂编程就是"文盲“这种说法。实际上,编程这种技术,不管你学不学,它应用的轨迹在生活当中也自然地演示着,它的知识和机理也会自然地渗透到我们生活或教科书之中。只要你生活在现代科技覆盖得到的地方,就不可能成为这方面的“文盲"。

因此,家长完全不用担心因为孩子没学编程,而导致输在某个起跑线上。

但是也不能把编程完全纳入围棋、钢琴之类针对性特别强的项目之中,因为编程思想的应用,在现代生活之中几乎无孔不入。

例如,我们知道,编程技术是理科的知识,但我看到有些小说作者,因为在作品中利用到了编程的概念,而使作品变得更有创意、更亲近现实。

因此,只要你能接受,它就能给你带来作用。

机器人编程教育,在人工智能大趋势下,已越发社会各界重视。机器人大赛举办越来越频繁,机器人知识、技能,被许多重点学校纳入科技特长生的考察范畴。我们可以看到,机器人编程教育如今的重要性,甚至不亚于传统学科。不仅是大学,在中小学教育阶段,机器人编程学习已经被提上日程。国家更是明确提出"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课程"。来看看这些政策,你就能明白,少儿编程、机器人教育,是多么势不可挡。

2014年,浙江省高考改革方案,将信息技术科目(含编程)加入高考。

2016年,《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将信息化教学能力纳入学习办学水平考核。

2017年,《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将小学科学课提前到小学一年级。

2018年,《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在中小学阶段推广编程教育。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自2018年3月份开始加入Python程序语言。山东省最新出版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教材加入Python内容。

2019年起,广东省将信息技术(含编程)加入高考内容。

2022年起,全国一线部分城市初高中将加入编程必修课 。

少儿学习编程的积极意义在哪里?

首先,编程是一种比较注重逻辑关系的一门语言,对于训练一个小孩的逻辑理解能力会比较有好处。逻辑简单来说,它通常只有两个结果,一个是正确的,一个是错误的,它通常不会有第三个结果。编程就是通过各种逻辑关系的组合,去实现最终的一个结果。

它的这个过程也许有很多方法去实现,但每一个方法,它的结构必须严谨的,过程如果存在任何的错误,都会导致错误的或有问题的结果。这对于做“实事”的人来说,这种严谨的思维锻炼过程,我认为是有好处的。

另外,现在的少儿编程,除了屏幕上的结果演示,一般都有利用“编程机器人”来演示编程结果的教学内容。

这样的一个从数字推理、到多媒体演示、到组装机器、机器演示的过程,和现代工业生产有着非常近似的流程。有条件的教师或家长,甚至可以把采购、销售都加入到这个培训项目当中。那么这样的活动,对于孩子的教育来说,其意义应该不言而喻了。

再回到”编程“这门技术上面,编程从逻辑的严密程度来看,类似哲学,从它给人类带来的多姿多彩的生活来看,它也是一种可以创造艺术的东西,从它不知不觉之中改变人类的生活习惯来看,它也是一种有力量的“文化”。

程序员都会认为它是有“思想”的一种语言。编程本身,它就有无穷的魅力,无论是深入学习它,还是概括性地了解一些它的思想,都应该有很多待探索的意义存在。

非专业人士也许对”编程思想“了解不多,但至少,未来编程思想的应用必然更广泛,与我们的生活、工作更加息息相关,这是肯定的。

编程看似简单,却是未来社会常见的甚至是必需的技能,编程语言可能成为人类必须掌握的新语言。“人工智能时代,需要掀起一场‘新识字运动,所有人都要学会重新学会写字,这场运动的主角是编程、创客、机器人。”北京景山学校计算机教师吴俊杰说。

这是迥异于传统语言文字的“语言”,代表着学习形态的变化,代表着一种新的学习文化。这种新的学习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在祝智庭看来,人工智能使得学习者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多种渠道接入学习,获取知识不再局限于学校教育阶段。

最后,少儿编程需要有专业的家长或教师全程指导,才有可能顺利进行,因此,我相信在可控的情况下,孩子并不会因脱离掌控而迷上电脑游戏。相比日常容易使儿童沉迷的手机、平板,能使这些小孩子把注意力成功地转向少儿编程,去学习游戏背后的原理。

黔西南 触摸未来
我们正身处一个只要愿意思考,就能改变世界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