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
1、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科学技术之所以成为社会最高的革命力量,是因为其不仅可以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而且能使生产力得到不断的加速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必然会使生产关系发生变革,进而引起上层建筑的变化。因此,科学技术的发展,最终必然要推进社会的全面进步。
2、科学技术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在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能够促进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把国民经济搞上去,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包括工业、农业和国防事业等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同样也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整个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
3、科学技术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在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能巩固和发展进步的社会政治制度。一在我国,只有把社会主义与科学技术紧密地结合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才能有效地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4、科学技术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在于以科学技术武装人能提高劳动者和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因为先进的生产工具不仅由人来使用,而且也是由人来创造的。邓小平指出:“劳动者只有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丰富的生产经验,先进的劳动技能,才能在现代化的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培养“四有”公民,也具有重大的意义。
5、科学技术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在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能推动教育的发展。教育是科学技术的基础,反过来,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使教育内容、教学方法不断产生变革,而且使教育观念也不断地产生变化。所以,教育一定要反映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理所当然地包括面向现代科学技术。
6、科学技术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在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能推动现代国防发展。现代科学技术是现代国防的基础。一个国家的国防力量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都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
二、科学技术的经济作用:
1、科学技术成果的产生需要一定的社会环境和条件,但产生之后会对社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在当代,科学技术作为复杂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以自身的功能为社会服务并影响社会,最主要的就是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就科学技术系统与社会其他子系统的关系而言,最重要的也是与经济系统的关系。
2、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研究表明,发达国家全部国民收入的增长减去全部要素投人量的增长,还有一个很大的“余额”。这个“余额”,主要是科学技术进步的贡献。根据美国经济学家丹尼森研究的结果,在美国1948一1969年的全部国民收入增长中,减去全部要素投入量的增长,尚有一个45.5%的“余额”,其中30.9%是由于科学技术进步造成的。如果把科学技术和教育算在一起,它们在全部国民收人增长中的贡献竟占41.6%。
3、科学技术是通过哪些途径进入社会经济系统,又是怎样导致社会经济发展的呢?这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第一,科学技术渗透到生产力的各个要素中,物化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也就是说,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生产力诸要素的变革,从而导致社会生产力的内涵性增长。
第二,科技进步影响了生产要素的组合,造成生产过程重新整合,导致社会生产体系的结构性调整或不断创新。
第三,科学技术还影响着社会基础结构的状况,科技进步不断促进经济运行环境的改善,导致经济系统运行状态的改进。